ad7ed3f433070831e7e48945c9c2cbbf.jpeg

这个“新年”对互联网行业来说似乎尤为艰难。无论是小米关闭部分非核心业务的消息,还是马化腾刚刚“出圈”的内部讲话,都或多或少与同一个问题有关——降本增效迫在眉睫。

刚刚上线三年的小米快递即将关闭。

日前,小米快递发布公告称,自12月23日零时起,已关闭发送记录查询、服务器等所有功能。

记者发现,在小米智能助手的快递页面上,并没有自己快递品牌的标识,小米快递小程序页面也显示“系统正在更新维护中”。

据推测,小米快递业务的关闭与该公司近期曝光的年终裁员有关。事实上,这并不是小米今年关闭的唯一非核心业务。其会员电商平台优品有鱼于年初终止运营。

12月22日,马化腾在内部员工大会上发表了犀利的演讲,也引起了圈内外的热议。他直言不讳地指出,一些企业“时间不多”,“应该削减,不要逗留”。

业内人士认为,就目前互联网行业面临的环境而言,企业关闭一些短期内没有见效的非主营业务是正常的。

三年来鲜为人知

作为小米旗下的即时配送服务平台,小米快递自推出以来几乎没有激起什么水花。从网友的反应来看,很多人看到即将关闭的消息时,甚至知道小米还有这项服务。

2019年6月,“小米快递”商标被曝出已通过审核。当时,业界猜测小米将进军物流行业。

同年7月,“小米快车”微信公众号上线;12月,小米快递小程序上线。

小米快递的服务模式与菜鸟类似,即主要提供平台。实际配送服务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。已接入的物流企业包括顺丰、韵达、百世等。

在小米快车推出之初,业内人士一度认为,该业务对整个小米生态系统具有积极意义。中国物流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杨大庆当时告诉记者,作为一家生态系统公司,小米的核心竞争在数字供应链,而数字物流是小米数字供应链的基石。不仅小米商城等业务需要快递物流支持,小米围绕智能家居的布局也需要家居物流服务。

不过,从之后的实际发展来看,小米并没有在快递业务上投入太多的精力。小米快递公众号上的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2020年2月25日,官方微博的最新更新是在2020年7月30日,转发了雷军入驻B站的消息。

互联网行业的“冬至”

外界对小米快递关闭服务的消息并不感到意外。

近日,小米陷入裁员风波,社交平台上不断出现相关传闻。许多小米员工都透露自己已经被裁员,据媒体报道,小米手机、互联网等部门都卷入了这一轮裁员。

从业务线来看,今年以来,国内手机行业对终端的需求确实低迷,小米三年手机发展的高端战略也屡遭质疑;另一方面,自去年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以来,小米的研发支出持续增长,最终未能避免造车道路上投资巨大、回收期长的问题。

最新财报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小米集团实现营收2139.96亿元,同比下降11.80%;期内经调整净利润70.57亿元,同比下降59.8%;期间实现毛利361.99亿元,同比下降17%;智能手机、物联网、消费品和互联网服务这三大核心业务的收入同比下降。

快递行业专家赵晓敏表示,小米快递错过了发展的机会,未来再做的可能性很低。在当前环境下,小米应该考虑的是围绕核心业务培育上下游。

事实上,纵观整个互联网行业,降本增效已成为今年的关键词。腾讯、阿里巴巴、京东、字节、网易等大型制造商正在切断增长缓慢的非主营业务。

12月22日,马化腾在内部员工会议上的讲话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讨论。据界面新闻报道,马化腾坦言,腾讯今年承包了很多业务,“需要时切断,不要留恋”,“不要告诉我你有什么机会”。

他甚至表示,留给一些业务的时间不多了,甚至“整个业务都可以切断”。

在整个行业低迷的背景下,业内人士认为,小米快递作为互联网公司体系内运营时间相对较短、成效不太明显的非主业,被“砍掉”并不奇怪。